卫生巾这个领域技术门槛本来就比较低,毛利率又高,有研报统计呢,卫生巾行业整体平均毛利率高达45%,不少卫生巾企业毛利率可以达到50%以上。行业先天特性在这儿摆着,竞争者多也是必然的,但问题是呢,竞争压力越大,竞争越激烈,你越应该提高你的质量啊,确保你的质量啊,打出你的品牌效应啊,对吧?你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信赖和支持啊,结果呢,却是这个鬼样子。
卫生巾是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我国的商品,1982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生产线,但是呢,什么东西在我国似乎呢,都难逃过剩的命运,即便是有刚需支撑,2015年我国卫生巾市场渗透率趋于饱和以后呢,商家不得不在销售上下大本儿,要不就是卷高端,推一些所谓的高端系列产品,但是光靠推新和宣传,就算弄出花来,也扛不住低价产品的冲击啊,竞争不过。所以呢,现在就基本上全体想折降本了,包括头部企业卷价格,卷不过就开始偷工减料了。
为什么呢?首先就是因为消费降级。
11月22号一位广东卫生用品公司的销售经理就在采访中明确表示,近几年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发生变化,更注重性价比,消费者消费方式以社区配送、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为主,企业都在卷价格、拼时效、拼服务等,这也导致行业进一步内卷。退一步讲,2020年疫情爆发第一年出现了囤卫生巾的现象,也爆出了低价卫生巾大卖的消息,包装捡漏,20多块钱就能买到100片儿的散装卫生巾,在网购平台上卖的很好。
有人呼吁大家不要买三无产品,但有人无奈的回答,我有难处啊,这句话很扎心,但也很现实。买卫生巾对相当于一部分人来说呢,确实是一笔很大的花销。在低端市场挤占中高端市场的情况下,中高端产品为了降成本也就顾不上什么原则了。另外,企业还有一部分降不下去的成本就是税。我国卫生巾的征用税率是13%。
归在增值税最高的一档,比很多发达国家都要高很多很多。比如说德国在2019年把相关卫生用品增值税从19%大幅下调到7%,法国政府虽然不情愿,但2015年终于决定降到5.5%了。对我国的低收入群体来说呢?这相当于一笔不小的月经税呀。
对于做卫生巾的企业来说,也是一大笔成本。事实上,卫生巾的黑历石早些年开始就有很多了,比如七度空间针头门事件、黑心棉事件、苏菲重置尸体事件等等。而曝光之后的结果,卖方的回应要么是没有,要么是你买到假货了。更诡异的是呢,2022年,高洁斯回应疑似卫生巾有虫卵,称呢消费者为提供样品以举证调查并自行确认撤销投诉。
你细品,是不是很像一些网络商家的惯用的套路,赔钱删差评,那不就类似封口费吗?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的状况还是很难改变,这和监管缺失、违规成本低也有直接的关系。这一次闹这么大的风波,诸多官媒很明显的在努力的把舆论向积极的方向引导。比如网友吐槽,卫生巾的PH值标准和窗帘一样,指的是4.0~9.0,这个范围太过宽泛,和C类纺织品,也就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是一样的。但是目前官媒的回应基本强调和宣传的就是两点,第一,这两个东西没有可比性。
这样说法很不要脸的,你没有可比性,为什么把标准定的这么低呢?第二,卫生巾新国标正在修订,起草单位包括众多拥有卫生巾品牌的企业,包括生产七度空间的恒安,生产苏菲的尤尼佳等等,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青年是行业组织,是一些协会、协会、企事业单位、学术机构自愿组成的。这么看下来呢,新国标修订也就类似游戏玩家自己定游戏规则,大家想想看,有这伙人做出来的规则有用吗?这些规则就是为他们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服务了呀。
其实呢,国际上早就有了健全的标准和严格的规范,你直接拿来用就行了,为什么不愿意拿来用呢?既得利益集团当然是必须为自己坑害消费者赚黑心钱留下足够的可操作的空间啊。
本文地址:http://www.wjmplastics.com/weiketang/516.html
未标注转载均为时寒冰微课堂内容,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