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新国标实施以后,品牌还是可能踩着新标准下限生产,缺乏标准,甚至有了标准也不执行,无疑会进一步消耗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早几年媒体曝光卫生巾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时候呢,进口卫生巾就卖爆过一次,持续了好几年。后来国产品牌努力奋斗,有关部门也帮着证明,中消协2018年还发过测评,说国产卫生巾在化学安全性能方面和进口样品没有差异,可以达到最严格标准。
这几年国货卫生巾好不容易拿回一些当年失去的市场,本来消费降级其实对一些国货是一个机会,但是呢,现在好感又要败光了,ABC品牌所属的景星监护冲刺上市冲了6年还没有成功,这一次品牌形象和信誉又大大受损,估计更加不可能啊。想都别想了,对吧?如果消费者能够接受更高的成本,改用进口卫生巾、棉条,可能可以规避掉一部分风险。关于卫生巾或者卫生棉条,在我国目前呢,还没有强制性标准,针对卫生巾和护垫现在在用的还有正在起草的新国标,都是国家推荐性标准,注意啊,也就是非强制性的一套标准,针对卫生棉条的标准更是今年才开始实施,当然这个是因为这种植入式的产品在我国的普及呢,相对比较低,那你说我买外国原产地生产的行不行呢?
一些发达国家对棉条的标准的确是非常高的,管理也很严格,给归到医疗器械品类了。比如说在美国,卫生链条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列为第二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二类是非重大风险。而在日本呢,将卫生棉条作为一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国内目前可以买到不少原产地在海外的进口棉条,安全性相对是有保障的。再有呢,最近国产卫生巾塌方以后,相关进口产品正是需求大增的时候,不过这个时候还是要小心驶得万年船。
当年荧光剂事件曝光以后呢,荧光剂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影响,至今还没有定论,说是没有定论,肯定有负面影响啊,只不过是他们不愿意说,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而已。各大网店还有代购就火速的借机高价卖上了进口货,然后呢,假货就被爆出来了,资生堂9年前就不再生产和销售的卫生巾还在我国市场上大卖特卖。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当下,各行各业的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一些刚需市场呢,就更加成为了必争之地,以后偷工减料的恶劣情况可能还会更频繁的发生。央视曝光羽绒骗局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一些商家用丝替代羽绒,填充到羽绒被里,这个丝是飞丝,是鸭毛、鹅毛加工成羽绒过程中从羽毛上掉的单根短丝,算是边角料。利用这种非丝,成本能降一半左右,填完假羽绒,再挂上合格证,还有正经的羽绒充气标,然后呢,当优质羽绒被去卖,当然那个标上面的数据也是假的,所谓的标都是商家低价批发来的,检测报告也可以买假的。一次充好的不光是被子,还有儿童羽绒服。飞丝不但不保暖,而且还可能还有病菌,有潜在的致病风险。
而且通常缺乏高温消毒的工序,但是手感上、视觉上却基本上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卖这种飞丝的老板当然也都知道买家拿他们的东西去干什么,但他们选择装傻充愣,有钱一起赚。在当地产业园里,从原料到生产,产业链是造假一条龙服务。
另外就是直播间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也可能会越来越多,大家就算没有经历也有所耳闻,比如打着高端孤品的旗号,通过高端和照片美化等手段忽悠消费者,但实际上可能是成本连1块钱都不到的批发的二手衣物。
我觉得在直播间去买东西呢,是很诡异的事情,搞直播带货的一年那么高的收入从哪里来的呢?这些高收入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吗?对吧?
如果需要什么商品,直接去正规的平台购买就行了,没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高价买次品了,而且浪费大量的时间。还有食品安全领域油罐车事件之后呢,风浪依然没有平息。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用木薯粉假冒红薯粉的事儿,其实一大原因也在于成本,木薯粉呢,相对便宜。近期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抽检,检查出24批次食品不合格,除了以次充好,还有一些掉包的套路,只要是有市场有需求的商品,就有可能被黑心商家鼓捣出一些猫腻来。有些非官方渠道的直播间卖二手盲盒,因为量摆在那儿,是有可能拆出比较稀有的隐藏款的。
但是呢,镜头一转,离开主播的手和盲盒,就这几秒钟,你的隐藏款就没了,移花接木,行云流水,人家直接拿隐藏款去卖高价了。总之呢,在当下这个整体上都比较困难的阶段,就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为了利益放弃原则,放弃道德,放弃良心,放弃一切的一切,只赚那个黑心钱,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能做的。
就是不要只图便宜,尽量的在信誉好的平台购买品质可靠的商品。
本文地址:http://www.wjmplastics.com/weiketang/515.html
未标注转载均为时寒冰微课堂内容,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发表评论